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word('consent_desc')}} {{word('read_more')}}
{{setting.description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Air Dynamic Series的追尋目標,是打造極致輕盈的佩帶舒適度,並完整表現出開放式設計所應有的清晰純淨。
從雙生旗艦ATH-AD9、AD10,進化至一代銘機AD2000、AD2000X。
再到如今,Air Dynamic Series正式停產,轉由進化後的"ADX Series"來繼續繼承其精神延續。
而屬於這一世代的象徵技術「CORE MOUNT」,則徹底體現了Audio-technic多年以來的品牌精粹。
-
對比以往的Air Dynamic Series,ADX Series最大的設計差異,便皆採用了進化後的CORE MOUNT技術。
捨棄Audio-technica以往用來固定發聲單元所使用的"夾具",極簡化耳機本身的機械架構。
將玻璃複合纖維障板、58mm鍍鎢振膜動圈單元與Permendur鐵鈷合金磁鐵,三者以「一體成型」的方式製成。
大幅減少因零件組合空隙所產生的振動失真,並順帶再進一步降低額外的機身重量。
更為關鍵的,則是該一體式障板的「安裝位置」。
藉由精確計算出耳朵、發聲單元、外殼的相等間距,讓振膜前後方的空氣容積始終保持相等,避免部分頻段提升造生的屏蔽效應。
最後,再搭配上由成瀨工廠精細打造的蜂巢型沖孔鋁合金外殼,獲得最大背板透氣度,展現出自然純淨的透明音像。
-
ATH-ADX3000與ATH-ADX5000雖皆採用同一核心技術,但在實際聆聽上,兩者的差異卻"一點都不小"。
首先是驅動門檻,最高能飆升至1000Ω的驚人動態阻抗,讓ATH-ADX5000成為鮮少數Audio-technica無法直推好聲的耳機。
相較於ATH-ADX5000的高下限,ATH-ADX3000則回歸慣例顯得特別親合,大幅調降至50Ω。
而ATH-ADX5000最大的聲音特色,便是那宛若真實流動的「鮮明空氣感」。
紋理纖細輕薄,並帶者一抹精緻亮麗的聲音光澤。
略偏縱向、深邃且立體的音場,能輕鬆對應各類大小編制的音樂場面,堪稱Audio-technica版的HD800S。
ATH-ADX3000則與其相反,在精緻透明的主基調下,轉而表現出極為「強勁兇猛」的低頻勢態。
強而有力的擊打感,彷彿使整個音樂空間都為之震動。
有者更為明亮開朗的音色、凝聚精壯的緊緻結像,以動感十足的節拍帶動者情緒的旋律脈動。
-
◇Audio-technica
◇ATH-ADX3000
◇ATH-ADX5000
◇小編交你各位一個妙招
◇鐵三角最愛做得,就是在配件上動調音功夫
◇只要把ATH-ADX3000
◇更換上AT-B1XA與ATH-ADX5000的耳墊
◇你就能獲得一隻風格介於兩者之間的ATH-ADX4000